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其他媒体>详细内容

其他媒体

2016中国黄土论坛暨国际黄土研讨会举行分会场报告

来源:陇东报 作者:信息员 发布时间:2016-08-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14日,2016中国黄土论坛暨国际黄土研讨会举行分会场报告。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分为五个小组,围绕黄土自然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黄土生态环境变化与适应对策、黄土高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黄土力学与工程、黄土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五大专题,各抒己见,深入交流,为黄土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新方向、提供新指导。

  第一分会场围绕“黄土自然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青松、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胜利、哥伦比亚大学YonantonGoldsmith、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刘向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李丽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喜生、陕西师范大学姚文波、陕西师范大学崔建新、陕西师范大学王斌、长安大学刘丽丽、陕西师范大学刘丽方、南京大学李高军、陕西师范大学赵景波、陕西师范大学杜鹃、兰州大学季顺川、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马龙、长安大学王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长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康树刚、西北大学谢文斌、南京大学张瀚之、南京大学崔梦淳分别作了题为《黄土磁性转化机制与气候意义》《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地区全新世以来的风成沉积过程与环境演化》《Northeast Chinalake-area record confirms rain-fall intensity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ave record》《风成沉淀记录的青海湖地区全新世古环境变化信息》《渭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火与生态环境演变的炭屑和黑碳记录》《陇西早——中更新世黄土的古地磁和环境磁记录》《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过程及其成因》《陕北龙山晚期文化繁荣及其气候背景分析》《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尘堆积的构造制约》《陕西省典型地区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汉江郧县黄坪村段三级阶地古地磁测年》《黄土碳酸盐古气候记录研究:回顾与展望》《西安北郊草店村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黄土区人为土形成的历史引证》《监测黄土高原表土土壤呼吸作用产生的CO浓度(S(z))——提高古大气CO浓度重建的精准度》《Precessional mon-soon signals in Chinese loess modulated by varying sedimen-tation rates》《黄土高原植被高光谱特征分析》《关于“巫山黄土”物源的初步研究》《黄土记录的晚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千年——百年际尺度上的变化》《中国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锆石U—Pb物源示踪意义》《黄土高原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及其对物源的指示》《基于PI-SWERL和CLDAS观测资料估算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的PM10释放通量》的报告。 
  第二分会场围绕“黄土生态环境变化与适应对策”进行了专题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林杭生、中科院研究员金章东、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云强、陇东学院张多勇、陇东学院张建香、陇东学院雷兴鹤、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吴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元元、长安大学张照营分别作了题为《地球关键带科学前沿与黄土高原的未来》《黄土高原聚湫沉积旋回划分、年际冻融层识别及流域侵蚀反演》《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水分动态与土地利用优化》《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汉冲突与子午岭次生林的形成》《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格局变化研究》《清代甘肃陇东农业经济与环境变迁问题探析》《黄土区陡坡下细沟土壤输沙能力试验研究》《高分子化学材料防治风蚀的风洞试验研究》《近30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强度时空变化研究》的报告。
  第三分会场围绕“黄土高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行了专题报告。美国ZeoEnvironmental公司WanfangZhou、西北大学吴柏林、西安科技大学侯恩科、中国矿业大学李文平、美国LaMoreaux公司JimLaMoreaux、陕西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张廷会、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李稳哲、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董颖、长安大学钱会、长安大学孙启明、长安大学高燕燕、长安大学李昕妍、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蔡怀恩、长安大学王钰、长安大学李佳佳、西安科技大学首召贵、兰州理工大学王之君分别作了题为《LivingwithLoess-CaseStudyatLoessHills,Lowa,Unit-edStates》《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研究》《浅埋煤层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黄土沟壑径流下煤层开采生态保护和水害防治技术》《SustainableWa-terResourcesManagement》《煤炭资源高强度开发对水环境影响》《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进展和主要成果》《黄土水文地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塔然高勒煤矿煤铀协调开采地下水帷幕建造数值模拟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PermeabilityCharacteristicsofRemoldedloess》《耀县黄土塬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浅析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文地质特征》《泾阳南塬黄土边坡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分析》《Quantitativemeasurementofthemolarfractionratiosofgascompo-nentsinindividualfluidinclusionsbyMicro-Laser Raman Spectroscopyanditsapplication》《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Morpho-logicandSediment characteisticre-sponsestodecreasedflowsinanallu-vialdesertreachoftheYellowRiver,China》的报告。

  第四分会场围绕“黄土力学与工程”进行了专题报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孟祥连、吉林大学王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项伟、中国矿业大学高岳、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甄平福、长安大学陈建勋、长安大学李同录、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赵治海、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史志军、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争宏、西北大学谢婉丽、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潘俊义、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骆建文、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张亮、西安科技大学陈练武、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徐敏、长安大学李萍、长安大学吴明、LaurenceSvirchev,JournalofMountainScience、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冯立分别作了题为《银西高铁董志塬段黄土工程性质》《吉林西部土体水热盐的力学效应》《复合改良黄土的固化机理及试验研究》《模拟湿陷性的透明材料初步研究》《黄土高填方填筑技术及其控制标准》《黄土隧道支护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Soilmoisturemigrationandslopefailureintheloessregion》《陕北黄土沟壑区建筑物病害成因与地基加固技术》《大路沟黄土滑坡拱形抗滑桩方案选择研究》《黄土湿陷性分布不连续对湿陷变形的影响研究》《黄土动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庆阳黄土冻融环境下的特性研究》《一种结构性黄土的联合强度研究及其评价》《陕西公路黄土边坡防护对策及应用》《膨胀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以渭阳公路西坡滑坡膨胀土为例》《哭泉滑坡群的形成机理和公路治理措施的研究》《泾阳马兰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黄土地区半铺盖基坑施工效应分析》《Methodolo-gyofScientificWritingforEnglishLanguagePublications》《黄土垂直节理时空尺度发育特征研究》的报告。

  第五分会场围绕“黄土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进行了专题报告。成都理工大学许强、西安地调中心张茂省、长安大学范文、西北大学王家鼎、甘肃省科学院王得楷、兰州大学孟兴民、长安大学陈新建、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黎志恒、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吴纬江、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吝哲峰、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刘瑾、西安科技大学王念秦、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李永红、兰州大学刘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孙萍、西安交通大学许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许冲、兰州大学马金辉、JournalofMountainScience邱敦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健、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胡鹏飞、西安科技大学吴迪、成都理工大学魏勇、兰州大学陈冠分别作了《黄土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黄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及地调工作展望》《黄土滑坡成因机理的多尺度研究》《人工振动引起黄土滑坡的“四促”效应研究》《黄土地质灾害相关科学研究问题探讨》《再论黑方台黄土滑坡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对策》《黄土滑坡形成的构造控制作用——以吴起滑坡为例》《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思考》《甘肃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分布特征》《延安凤凰山景区“坡面泥流”现象的初步研究》《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的特性及监测预警研究》《陕西黄土灾害问题及其防治》《陕西省彬长地区黄土地质灾害致灾模式及演变过程》《黄土斜坡地质灾害成灾机制研究的思考》《通渭地震触发滑坡研究》《两个典型黄土塬区滑坡发育规律与黄土力学行为对比分析》《2013年甘肃省岷县地震滑坡》《基于PSInSAR技术的天水市北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和投稿及注意事项》《黄土地区边坡冻融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白鹿原马什字村滑坡成因机理分析》《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破坏模式分析》《2016年3月6日泾河南岸蒋刘滑坡成因、特征及致灾模式分析》《甘肃白龙江流域浅层黄土滑坡关键监测预警指标的现场试验研究》的报告。
  当晚,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防灾科技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院校的有关学者还围绕黄土力学与工程、黄土地质灾害成因与防治两个专题举行了青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