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审批“优服务”,柔性执法“显温度”
——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三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推进审批效能再提速,审批服务再升级,华池县自然资源局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反映的难点、困点,通过推动不动产登记优化升级、精化用地审批流程、柔性执法等措施,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了办事企业代表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着眼便民利企,创新赋能推动不动产登记优化升级
深度塑造“党建 + 不动产登记” 特色品牌,力促登记品质与作风建设协同共进。组建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队伍,为企业和残疾人士、老年群体、孕期妇女等特殊困难群众开辟 “绿色通道”,积极开展工作日延时服务与上门帮办协办服务,持续削减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长,所有不动产登记事务办理期限由原本的3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在不动产登记大厅专设“企业专窗”,达成企业即时办理、一站式办结,实现企业财产登记仅1个环节且在0.5个工作日内办结。
凭借“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成功扭转服务模式,使“群众奔波寻服务”转变为“服务主动惠群众”。将不动产登记平台端口延展至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基层5个国土资源所,并设立便民服务站点 19 处,切实达成以“信息流转”取代“群众奔波”。
由华池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协同县住建局等 4 个部门明确存量房“水电暖气”联动过户流程,达成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暖气过户业务的“协同联办、无感顺畅过户”,有效解决了群众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后,仍需前往供水、供电、燃气、热力部门分别办理更名过户的 “繁琐重复申请、四处奔波劳碌”困境。
突出流程重塑,加速增效强化审批审查服务效能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精减用地申报材料,压缩审核周期,保障项目依法依规顺利落地开工。合并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流程,整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环节,有效缩短办理时限,精简审批步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办理时长由先前的 15 个工作日锐减至 4 个工作日,实现项目申报从多头奔走多个部门转变为仅需对接一个窗口,极大地缩减了审批耗时。
优化用地审批服务品质,紧盯2024年省、市重点项目以及县内50项重大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举措,推行清单式、分类别管理模式。遵循一项目“一清单一方案”原则,及时梳理用地报批流程图表、不同层级报批用地所需资料明细清单,做到一次性清晰告知。压缩组件上报时间,承诺资料完备后由原本5日完成组件上报压缩至3日内完成上报。提供贴心入微、全程包办式服务,指定专人在项目许可全程跟踪督导,化解规划用地审批环节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打庆、太华、华二高速,鲁点入陇等项目的快速落地推进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支撑与保障。
探索柔性执法路径,为营商环境优化增添温情与质效
秉持“法治乃最佳营商环境”理念,针对过往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违法案件侧重违法结果惩处而忽视案件成因剖析、偏重法律条文运用而轻视法治社会成效等现象,执法人员于营商环境优化进程中逐步革新执法理念,着重运用说服教育、劝诫引导、及时告知等非强制手段引导用地企业自行纠错,自觉遵法、主动守法,成功实施柔性执法案例4起,采取“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模式对违法企业作出补缴土地出让金、公共停车场地费以及从轻量罚等处罚决定,充分彰显柔性执法理念内涵,有效防止与克服简单生硬、“以罚代管”等不文明、不规范执法行径,引领市场主体主动学习法律、理解法律、遵循法律,在提升执法质量、彰显法治温度之际,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促进社会多元共治格局形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