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本站新闻>详细内容

庆阳市召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来源:地质勘查环境科 2017.03.02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2月28日下午,市局组织召开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宏杰、姚建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煤炭地质勘查院、省煤田地质局庆阳资源勘查院和各县局、市局相关科室3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调查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学习了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和省国土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庆阳资源勘查院负责同志作了发言,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指出,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发展新理念的新形势下,必须站在历史与政治的高度,把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尽快应形成矿产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的新格局。

      会议要求,一是摸清家底,全面调查。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全面查明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废弃矿山、政策性关闭矿山等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建立全面、详实的矿山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二是精心组织,明确重点。统筹考虑“新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自然保护区、重要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水源地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直观可视范围“三区两线”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为重点,要优先做好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和巴家咀等重要水源保护地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基础调查工作,按期完成详实的市、县(区)二级基础调查报告。三是创新机制,协调发展。破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投入、政策、科研等机制障碍,创新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集体土地流转利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积极探索PPP及第三方治理模式。将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与相关产业发展融合推进,拓宽绿色矿山建设模式。四是完善制度,和谐推进。完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体系,统筹保护与开发,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倡导和培育绿色矿业,深入持续开展矿山复绿行动,推进废弃矿山的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五是统筹规划,共享成果。规划编制要与本级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等规划相衔接。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惠民利民,引导企业职工、矿区群众积极参加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促进人、矿、地和谐发展。

       会议强调,各县区、勘查单位要迅速启动矿山地质环境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技术要求》和市局制定的《庆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6月底前完成基础调查,7月底完成基础调查报告审查、核定和汇总,12月底完成规划编制和审查。各县区、勘查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协同作战、齐抓共管,认真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