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本站新闻>详细内容

环县国土资源局“六项举措”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来源:环县 2017.08.28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环县境内沟壑纵横,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防治难度大。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环县国土资源局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做到“一个到位”即: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构建地质再好工作“三大体系”(抓群测群防,构建灾害监控体系;抓力量整合,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抓源头治理,构建灾害防治体系);切实做到“四个到位”(组织领导、宣传教育、监测预报、督促检查);不断完善三项机制(完善灾害防治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迅速救灾机制);为地灾防治隐患排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是压实防治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县、乡政府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主体责任,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2017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责任书;在全县251个行政村均聘请了地质灾害信息员和隐患点检测员,基本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构建了横向道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县、乡、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格机制。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汛期来临前,组织防汛成员单位(部门)和乡镇、村组干部群众,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卫生院、集市和人员居住集中区、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区进行了拉网式大排查、大摸底,截至目前,共清理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其中较为严重的隐患点12处。在排查的过程中,对各隐患点均设立了警示牌,发放了防灾避险明白卡。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现场不能解决的,安排专人做好巡查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有灾害苗头,立即组织群众做好疏散转移工作。

三是科学编制方案。根据汛前排查情况,修订完善了《环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印发了《环县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等相关文件。指导各乡镇编制了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重点监测点应急预案,并配备下发了铜锣、喇叭、尺子等监测报警器材,协调县民政局搭建了应急帐篷,制定了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让场所等,科学的落实了防灾减灾的措施。

四是健全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汛前调查、汛期巡查、灾情速报及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以制度促责任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加强预警预报。进一步强化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的预警预报信息共享,重点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及其他事业单位等人口密集区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宣传车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16期,确保了信息及时发布出预警预报,及时采取有效防止措施。

六是普及防灾知识。充分利用地球日、防灾减灾日等重大宣传活动日,通过张铁标语、设置展板、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设立咨询台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次,在县电视台和单位电子滚动屏播放宣传标语30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不但提高了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还提升了规避和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