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地质灾害类型)
一、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二、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倾倒、滚动,甚至跳跃,最终堆积于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又称为“坍塌”、“垮塌”或“塌方”。在陇中、陇东等黄土地区,由于黄土有垂直节理特征,常形成垂直裂缝,经降水入渗、风吹日晒、人工削坡扰动等诸多影响,产生崩塌。崩塌的运动速度很快,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三、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强大的水流将沟谷里或山坡上松散的石块、泥砂冲刷到低洼地或山沟里,挟带着沟床上的松散物质一起形成粘稠状的混杂物,顺沟(坡)奔泻而下,堆积于沟口或山前一带的特殊洪流。与一般洪水不同,泥石流含有足够数量的泥土、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爆发时通常山谷雷鸣、地面震动,粘稠的流体或依陡峻的山势,或沿峡谷深涧,前阻后拥,冲出山口,往往顷刻之间造成巨大的灾难。
四、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突然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现象或者过程,也常有地面下沉、地面开裂现象。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容易引起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类型有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塌陷、冻融塌陷、熔岩塌陷等。我市地面塌陷以采空塌陷、黄土湿陷塌陷居多。
五、什么是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地裂缝现象多数是伴随着地面塌陷、地面沉降而发生的。我国境内分布的大型地裂缝主要以构造型地裂缝为主。
六、我市发育的地裂缝的动力条件主要划分为以下六类
①构造裂缝②地震引起的裂缝③抽取地下水产生的裂缝④采空塌陷产生的裂缝⑤黄土湿陷产生的地裂缝⑥不合理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裂缝。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