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地质灾害避险自救)

来源:庆阳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捕捉临灾前兆

当突然出现以下现象时,要防范地质灾害发生:

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

滑坡前缘突然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

滑坡前缘突然出现局部滑坍;

滑坡体上各部位泉水流量突然异常;

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

滑坡地表池塘和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

危岩体下部突然出现压裂;

斜坡出现局部坍塌、掉块、落石;

泥石流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

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

简易观测数据突然变化;

降雨到达预警临界值;

动物出现异常现象。

二、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法

埋桩法: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标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可以了解滑坡变形过程。埋桩法适合于对崩塌、滑坡体上的裂缝进行观测。

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观察两侧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该方法对临灾前兆的判断非常有效。

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用油漆各画上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在扩大。

贴片法:在横跨建筑物裂缝上粘贴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

三、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方式

(1)选定监测点。一般选变形显著的裂缝作为监测对象,在裂缝的两侧设桩(钉),每两个点为一组,最好设3-5组。

(2)确定测量工具和观测周期。可以用钢卷尺或测绳测量每对桩的距离、高差,或把做好的标尺固定在桩上,定期观测标尺上的水平和垂直数据。注意每次要在同一个点上测量,最好是同一把尺子。

(3)记录、分析检测结果。每次观测都要用专门的记录本,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天气情况及相关迹象(如渗水、垮塌、出现新裂缝等),并计算和对比变化量,分析地质灾害活动状态。

(4)建立简单易行的险情警报系统。当变形滑动量比平常明显增高时,应及时上报,并通知附近群众撤离。

四、遇到滑坡、崩塌怎么办

具体来说,崩塌、滑坡发生时,滚石、土体或泥石流都是从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所以,应选择向左右两侧撤离,而不要选择顺着滚石、坡体或泥石流运动的方向逃生。如果身处正在运动的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最佳方向是向两侧跑离,向上和向下跑都很危险。当遇到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方法;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通知受威胁的人撤离,并向当地乡镇或县级自然资源(地矿、矿管部门)报告。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并进行抢险救灾,组织专家实地调查滑坡的活动情况和影响范围。

五、发生泥石流怎么办

在逃避时,切忌顺沟方向朝上游或朝下游跑,应该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因此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白天降雨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密切注意雨情,最好提前转移、撤离;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宿营。游客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

六、如何进行避灾自救

当出现山体明显变形,即将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要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处险不惊、冷静应对。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及时撤离危险区。

(二)迅速发出信号、告诉周围人员撤离。并向监测人、防灾责任人和当地政府报告。

(三)积极参与抢险救灾,进行自救、互救,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阻止人员进入危险区,不到危险区搜寻财物或清理水沟、塌方和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四)密切关注险情,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并密切监测其变化动向。加强监测,未确定其稳定之前,撤离出来的人员不得匆忙又搬回去。

(五)在危险区设立警界线,立警示标志,加强对危险区及其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的管理,需要时可酌情限制人员及车辆的通行。

(六)服从安置,听从指挥,不轻信谣传和误传,消除恐慌心理,协助维护秩序与社会安定。

(七)查看天气,关注广播、电视,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一些已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地区,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七、抢险处置

一般情况下,抢险处置应有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组织专业队伍实施。常见的抢险处置有:

(一)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在未稳定的滑坡、崩塌堆积体上修砌排水渠时,要注意基础的稳定性并采取夯实、铺填塑料布等防渗措施,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二)及时封堵裂缝防止雨水或地表水的直接渗入。

(三)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可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

(四)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如,拆除危房,清除部分土石。清除的土石可堆放在滑坡前缘,达到压脚的效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