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来源:庆阳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群测群防的作用

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具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兆,最先被当地群众所发现,也是当地干部群众应对行动最快。因此,对具有滑坡前兆的地段制定防灾避险的报警讯号、人员撤离路线、安全集中地点方案,向受险户填发写有报警讯号、人员撤离路线、安全集中地点的"避险工作明白卡"和落实监测人员定时监测滑坡动态。一旦监测到险情加剧时,监测人员立即向受险群众发出避险报警讯号,组织人员按避险方案转移撤出滑坡体,同时向乡(镇)政府报告监测到的险情。

二、群测群防体系的构成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一般由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测网络和监测点构成。

组织领导:县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

技术指导:自然资源部门和相关技术业务单位

防灾主体: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

防灾对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区)

预防措施:(简易)监测其前兆和动态,及时发现、快速预警、有效避灾

三、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查明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分布规律及危害程度,确定纳入监测巡查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编制监测巡查方案。

2.明确地质灾害防灾任务,建立防灾责任制。

3.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知识及相关防灾知识培训。

4.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隐患点(区)防灾预案,落实临时避灾场地和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准备预警器具;在上级指导下,填写避灾明白卡,向受威胁村民发放。

5.通过实时监测和宏观巡查,做好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和资料上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变形情况,根据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监测工作,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预报和预警。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7.按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危急时,及时组织群众迅速转移避灾自救。

四、地质灾害防灾准备

(1)制定防灾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县以上各级政府和重点乡镇,在每年年初发布本区域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以上各级政府发布专门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对领导指挥机构、部门职责、信息传送与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应急机制和程序以及应急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具体隐患点的防灾预案: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编制具体的避险行动方案(防灾预案)。

(2)排查巡查与监测。每年汛前,在乡镇政府统一部署下,依靠广大群众,要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掌握各隐患(危险)点情况。逐点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测人和防灾责任人。

(3)信息监测网络建设。主要是乡村两级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政府逐步建成与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时沟通和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确保应急期间灾害现场应急指挥通讯联络畅通。

(4)物资与抢险救灾队伍准备。乡村要建立以武装部、基干民兵为主,群众自觉参加的抢险救灾队伍,有条件的要进行演练。

(5)主动学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主动学习、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的知识,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自觉服从政府地灾害防治安排。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