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庆阳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庆阳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紧扣“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项任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努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自然资源法治实践。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必修课”,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部署。局党组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邀请专家教授开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专题宣讲,举办“干部讲坛”10期,组织参加“自然资源大讲堂”4期,带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懂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土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和工程规划许可等重点事项,持续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先后4次压缩时限、精简流程,并全部实现了电子证照,制定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市中心城区25项建设事项无需或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扎实开展“一把手”走流程行动,采取“亲身办、陪同办、换位办”等形式,累计查找、征求、整改问题27个,尤其二手房交易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楼房)事项,充分听取办事群众意见,增设窗口,充实力量,缩减流程,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0天办结缩短为当天即办。全年共办理转让审批650件,收缴土地出让金1180万元,干出了“庆阳速度”。

(三)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提请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党委政府签订《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将耕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并印发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自考核,查缺补漏补短板。针对“非农化”“非粮化”等违法违规占地问题,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全年通过市域调剂、省域统筹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14万亩,并组织对2019年以来新增的10.42万亩耕地进行了排查整治,整改问题项目83个1.2万亩,找回“流失”的耕地,确保可长期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协作配合,综合运用卫片执法、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公开通报等方式,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整改力度。2023年,全市开展各类巡查2180次,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256起,整改卫片违法用地图斑515宗776.9亩。

(四)多措并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原则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西峰区专门邀请自然资源部执法局领导为全区50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了专题辅导,市直自然资源系统执法人员均通过了国家学法考试,持证上岗。组织开展法治督察,围绕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落实、国有土地依法补偿征用等方面情况针对性抽查案卷、实地核查、走访调研、督促整改。审核下发重大执法决定42件,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37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合格率100%。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得分94.5。通过信用监管平台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198条、行政处罚信息27条、合同履约信息42条。全年办理行政复议答复5件、行政诉讼18件。

(五)有效化解争议纠纷。规范信访办理程序,对受理的信访问题,第一时间实地调查核实处置,及时答复信访群众。全年受理信访事项39件,37件已办结答复。受理群众网上反映事项47件、自然资源部交办事项51件,全部办结。办理“12345”工单89件,全年12个月中有11个月群众满意率和诉求解决率均为100%,在35个市直部门中均排第1。

(六)全面强化普法责任制落实。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 “6.25”全国土地日、 “8.29”测绘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设立咨询点,悬挂宣传横幅,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向群众普及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和新媒体普法,加强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资源整合,打造全新的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阵地,重视利用全市自然资源重点工作、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相关视频和图片开展普法,增强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工作的知晓度,努力使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人民群众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方面,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干部职工对新形势下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二是法制机构力量薄弱,专业人员不足。三是行政执法还需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在法律宣传和培训上继续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结合以案释法,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争取持有法律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参与重大法制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加强事中事后信息监管工作,督促相关科室及时完成“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录入。

三是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及时与其沟通案件,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对案件结果及时反馈业务科室及单位,抓好案件结果的落实。

四是认真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让互联网、新媒体成为普法主战场、主阵地,促进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